咨询热线

13564909756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从极寒到高温:冷热台如何重塑实验温度控制?(连载四)

从极寒到高温:冷热台如何重塑实验温度控制?(连载四)

发布时间:2025-11-14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8

从极寒到高温:冷热台如何重塑实验温度控制?(连载四)

 微信图片_20251017094741_45_7221.jpg

一、开篇:用好冷热台,让精准控温“零门槛”

在前三期连载中,我们从实验痛点出发,认识了冷热台的核心优势与适用场景,拆解了其制冷、加热、温控三大系统的技术逻辑,也看到了它在材料科学、生物医学、电子器件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。对科研人员来说,一款优秀的实验设备,不仅要“性能强”,更要“好用、好维护”——毕竟复杂的操作和繁琐的保养,会无形中增加科研成本。

这一期,我们将聚焦实用的“使用与维护”内容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日常操作、液氮添加、故障排查和定期保养,全程避免复杂参数和专业术语,让新手也能快速上手;最后,我们还会对四期连载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,帮大家梳理冷热台的核心价值,让你既能“知其然”,也能“知其所以然”,真正让这款设备成为科研路上的“得力帮手”。

 

二、日常操作:3步搞定,新手也能10分钟上手

很多人觉得“高精度设备操作一定复杂”,但这款冷热台的设计核心之一就是“简化操作”,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刚进实验室的新手,都能快速掌握,全程无需专业培训。

1. 开机前:3个简单检查,避免实验出岔子

开机前不用做复杂准备,只需快速检查3个方面,确保设备和实验环境没问题:

- 看液氮储量:打开设备侧面的液氮罐门,通过液位计观察,只要液氮量在“最低线”以上就行(大概是罐容的三分之一),不够就补充(具体方法后面会说);

- 查连接状态:看看电源线插紧了没,有没有破损;如果要搭配显微镜、光谱仪等辅助设备,检查一下连接的支架和线缆是否牢固,接口没松动就可以;

- 清样本平台:用干净的抹布擦一下承载平台,把残留的试剂、污渍擦掉,确保平台干净平整,避免影响样本放置和温度传导。

这三步操作下来,最多花2分钟,就能排除大部分开机前的隐患,不用再担心实验中途设备出问题。

 

 

2. 设参数:触摸屏操作,像用手机一样简单

设备的操作核心是一块高清触摸屏,界面全是图标化设计,没有复杂的菜单层级,基本操作就3步:

- 选模式:开机后默认进入“温度控制”模式,要是想重复之前的实验,直接点“曲线调用”,选保存好的实验程序就行(比如之前设的“25℃→-150℃保温2h→600℃保温1h”);

- 输参数:如果是新实验,点击“目标温度”,在弹出的数字键盘上输入想要的温度(比如-80℃、400℃),再选升降温速率(设备预设了0.5℃/min、10℃/min、30℃/min三个常用速率,也能手动输入自定义速率);

- 点启动:参数设好后,确认一下屏幕上的显示没问题,点击“开始”按钮,设备就会自动启动制冷或加热系统,全程不用再手动干预。

整个参数设置过程,最多5分钟就能完成,屏幕上还会实时显示温度曲线,蓝色是实际温度,红色是目标温度,实验进度一目了然,不用盯着温度计看。

 

3. 实验中与结束后:简单监测,规范收尾

实验过程中不用一直守着设备,每隔一段时间看一眼屏幕上的温度曲线就行,只要实际温度跟着目标温度走,没有大幅波动,就说明一切正常;如果搭配了显微镜、摄像机等设备,直接同步观察样本变化、记录数据即可。

 

实验结束后,操作也很简单:点击屏幕上的“停止”按钮,设备会自动进入“回温模式”,慢慢把温度恢复到室温(大概25℃左右);等温度降下来后,关闭电源,取出样本,再用抹布把平台擦干净,关上液氮罐门,整个实验就收尾完成了。

 

另外,设备还支持“数据导出”,实验结束后插个U盘,点击“数据导出”,就能把温度变化、实验时长等数据存下来,后续分析、写论文都能用,不用手动记录,既方便又准确。

 光学冷热台---x.jpg

 

三、液氮添加:安全第一,4步轻松搞定

 

液氮是冷热台制冷的核心,很多人添加时会担心“冻伤”“泄漏”等安全问题,但只要按照规范操作,这些风险都能避免,全程简单又安全。

 

1. 添加前:准备2样东西,做好安全防护

添加液氮不用复杂工具,只需准备两样:一是液氮专用转移罐(带软管和阀门,不能用普通塑料罐、玻璃罐),二是防冻手套(必须戴,不能徒手接触液氮)。

安全方面记住两点:一是在通风好的地方操作,别在密闭的小房间里加,避免液氮挥发的氮气导致缺氧;二是远离易燃、易爆的东西,比如酒精、汽油等,防止意外发生。

 

2. 添加时:4步操作,缓慢进行不着急

添加过程不用慌,跟着步骤来,全程缓慢操作就行:

- 接接口:把转移罐的软管接头,对准设备液氮罐上的进口,顺时针拧紧,确保密封好,不会漏液氮;

- 开阀门:戴上防冻手套,慢慢打开转移罐的阀门,不用开太大,让液氮以缓慢的速度流进去,初期流速太快容易导致罐内压力骤升;

- 看液位:添加时盯着设备上的液位计,等液氮量到“线”(大概是罐容的三分之二)就赶紧关阀门,别加太满,否则液氮会从排气口溢出,既浪费又有安全隐患;

- 断连接:关了阀门后,等10秒左右,让软管里残留的液氮流进设备,再逆时针拧开接头,断开转移罐,最后用抹布擦一下接口周围的残留液氮就行。

整个添加过程也就5-10分钟,只要记住“缓慢操作、别加太满”,就能安全完成,不用再担心冻伤或泄漏。

 

3. 省液氮:3个小技巧,减少浪费

液氮虽然成本不高,但合理使用能减少频繁添加的麻烦,分享3个实用技巧:

- 集中实验:把需要低温的实验集中安排在一天做,别做一会儿停一会儿,频繁启动制冷系统会浪费不少液氮;

- 选对速率:不用盲目追求快速降温,比如不需要急着降温的实验,选0.5℃/min的速率,比5℃/min的速率能省60%左右的液氮;

- 及时补加:别等液氮用完再补,看到液位低于下限就及时加,避免因液氮不足导致实验中断,反而更浪费时间和样本。

冷热台XXx.jpg

 

联系我们

上海蔡康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顺达路98弄南翔现代企业园41号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
  • 联系人:李宁
  • QQ:653191730
  • 公司传真:021-65310155
  • 邮箱:sales@caikon.com

扫一扫 更多精彩

微信二维码

网站二维码